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?

大学一毕业,小可就背上了行囊,漂洋过海,成为留学潮中的一员。然而,研究生毕业之后,本来打算在美国职场中一展宏图的小可,却突然感到被一阵孤独的乌云笼罩。

——“我非常想家,想念家乡的美食,也想念因为工作关系而异地的女朋友。周围同事都是美国人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融入他们。工作压力大,也没有什么朋友可以倾诉,也没有家庭可以依赖。"

这样强烈的孤独感也影响到了小可的事业发展。他开始发现自己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工作,没有办法按时完成Project,也没有精力出门结交新的朋友。这几个月来,他的Performance Review并不好,性格也不似以前开朗。

煎熬之下,小可在微信上找到了我,说他想知道像他这样的情况,是不是应该去看心理咨询?

小可从来没有进行过心理咨询,也从来没听说谁去过心理咨询。因此,小可对于心理咨询有很多的担忧和疑惑。

作为小可的好友,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帮助他打消疑虑,让他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于是,便有了以下的对话。

小可问:

“有没有一个确切的指标,比如说人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就应该去看心理咨询?”

朵拉答:

并没有所谓的“硬指标”。 对大多数人来说,什么时候去看心理咨询取决于你什么时候想要获得帮助。

比如说,像小可这样的情况,当体会到无法释怀的、压倒性的情绪时,或者当情绪让你没有办法像从前一样完成学习、交友、工作等日常生活时,都是寻求帮助的好机会。

其他适合去看心理咨询的情况还有:之前曾经遭遇过创伤性事件,虽然过去了很久,但你仍然止不住地想着这些创伤性事件;你感到头疼、胃痛、免疫力低下等等的身体“亚健康状态”,看过医生后你发现自己的生理指标一切正常,但是这些症状依然持续;你发现自己在用酒精、毒品(包括大麻)、性爱、电子游戏等等来麻痹自己,逃避现实;你失去了对过去曾经享受过的活动的兴趣,并且时常感到疲惫和伤心;你的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糟糕……

小可问:

“如果我去见了心理咨询师,是不是就默认了我心里有毛病?”

朵拉答:

当然不是啦。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硕士以及博士项目,都要求学生必须也要有个人的心理咨询师。

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,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“治疗疾病”的过程,而是一个发现自我、探索自我、培养对自己和他人同理心的过程。

心理咨询其实和跑步、瑜伽、冥想一样,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。心理咨询师主要的职责,是与来访者一起探索,怎么能够让来访者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,怎么样帮助来访者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。

小可问:

“我是不是需要每周都见心理咨询师,一见就要见好几年?我怕我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。”

朵拉答:

并不是这样的。心理治疗的次数和时长,其实取决于你到底想要work on什么样的问题,以及你作为来访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。

比如说,我有来访者每个月只和我见一次,做一些行为改变相关的顾问和咨询,因为Ta有比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,而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从心理咨询中获得什么。我也有来访者每周见我两次,因为Ta想要work on比较深层次的童年创伤问题,而且Ta给自己定的治疗目标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。

美国心理咨询的普遍流程是,在最初的1-2次见面中,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的交流与评估,与来访者认定一个或者几个想要付诸努力的问题,以及来访者期待的治疗结果,然后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制定一个治疗计划。

小可问:

“我去见心理咨询师的事情,可不可以先帮我保密?”

朵拉答:

当然可以。在美国,见心理咨询师的记录是个人“受保护的医疗信息”,除非有特殊情况,例如自杀、他杀或者儿童虐待的情况下,心理咨询师或者其机构是不得随意透露这些信息的。

心理咨询师或者其机构只有在得到你的授权的情况下,才可以向你的家人、朋友或者任何你想要透露的人透露你去见心理咨询师的这件事。

小可问:

“怎样判断这个心理咨询师靠不靠谱?”

朵拉答:

首先,可以看这个心理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资质。看看心理咨询师是毕业于什么学校的?什么专业?从业几年?受过什么专业训练?是否愿意公示他/她的执照信息以及提供可以投诉的渠道?

其次,可以看这个心理咨询师是否愿意和你签署有关咨访关系的协议。咨访协议中应该规范来访者的责任条目与咨询师的责任条目(包括明确咨询价格),以及咨询师将如何确保来访者的隐私。

第三,可以看心理咨询师是否符合职业道德,这部分主要靠直觉来判断咨询师的道德品行。在这里我列举一些基础的职业道德准则。比如,咨询师不得与来访者发展双重关系。双重关系包括了与来访者发生性关系或者浪漫关系,所以,如果有咨询师向你提出暧昧的请求、向你示爱、甚至与你发生性接触(无论谁主动),那毫无疑问的,这咨询师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。此外,如果咨询师主动和你交朋友,谈合作,谈业务等等想要和你发展咨询关系之外的关系,那也是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。又比如,咨询师不得提供执照范围之外的服务。例如,有些咨询师会和来访者提出使用药物的建议,或者给来访者金融投机建议,甚至给来访者看手相/星座……这些就都超出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执照范围。

小可问:

“怎样判断这个心理咨询师适不适合我?”

朵拉答:

这个问题比上个问题难回答多了,我只能说,咨询师好不好,试过才知道。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体验,就像是谈恋爱或者找工作,咨询师和来访者需要一点化学反应才能work。

有些心理咨询师名气很大,出书、演讲、授课很有感召力,但可能面对个案来访者并不是特别有效。有些心理咨询师的风格很果敢很直接,能够一针见血,但又有点太过严肃。有些心理咨询师的风格很温柔很富有同情心,容易让来访者敞开心扉,但又有点太过放松。这些都是需要来访者去亲自体验的。

一个咨询师可以和90%的来访者都work的很好,但是可能怎么都不能和剩下的10%的来访者work的很好。所以,找心理咨询师也需要货比三家。

一旦发现咨询师的风格不适合自己,或者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状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,一定要勇敢地向咨询师提出来。这也能帮助咨询师了解咨询的反馈,从而帮助找到更适合你的治疗方法。好的咨询师,当发现自己与来访者并不契合的时候,会主动帮助来访者寻找其他更适合的可能性。

Anxiety and Trauma Therapist

朵拉陈,Dora Dui Chen, MA, MSW, LCSW

美国加州独立执业心理治疗师,美国加州亚太地区社会工作委员会(CA API Social Work Council)联合主席,《走出原生家庭创伤》作者,了解她的心理咨询服务